炎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花押文化,在宋代非常流行,不僅出現在權貴階層、士林文人,最爲誇張的是商賈階層。他們在花押的基礎上,發展出“密押”、“文押”、“票押”等一系列衍生品種,應用到商業體系中。
除了二十一方印章,還有三篇題文。
分別是宋代畫家蘇漢臣所題寫的“萬國朝貢圖”,明代書法家沈度所題的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唐鐃歌鼓吹曲·東蠻》,以及乾隆朝成親王永瑆所題寫的“德披天下,威服四夷”。
看完印章和題跋,盧燦手指蹭蹭人中。
這幅畫作雖然看似傳承清晰,可一旦亮相後勢必還會有風波——唐代鈐藏章僅有一枚,還是唐太宗時期,至此以後,一直到宋代王詵的花押……
這中間的四百多年,它去哪兒了?爲什麼沒有人題跋或者鈐印?
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還得要去對比“貞觀”印和閻立德畫作特點。
說實話,盧燦既沒有見過李世民的“貞觀”印,也沒有見過閻立德的真跡,一時間也沒法判斷真假!不過,這是一幅唐代作品,還是有保證的。
不恥下問是盧燦的優點,更何況還是兩位前輩。他當即抬頭笑笑,“王老,宗老,您二位認爲這幅作品是閻讓所作的依據是……?”
閻讓字立德,後人多記得閻立德,反而把他的本名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