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送盧燦一行出門時,胡慧春的臉色不是很好。
他今天一共拿出十件套物品。
盧燦收了三件,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一尊、清雍正銅鎏金掐絲琺琅太平有象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琅纏枝花卉雙象耳爐一方。
這三件套都可以入館,甚至鎮館級,盧燦爲此支付八百萬港紙。
還有五件套,被委託給維德拍賣上拍,溫阿四笑得合不攏嘴——這業績獎勵拿的,太容易。
那件新贗,仿雍正鈞紅釉瓜棱象耳瓶,被胡慧春送給盧燦研究。
還有一件物品,不能說完全沒價值,而是不到代——光緒仿康熙牡丹紋粉彩盤口瓶,被胡慧春老爺子以康熙朝本品的價格買下來,這肯定算走眼。
這件東西當然沒人要,但又不能砸了,畢竟是光緒官仿,還是有些價值,被胡老收回去。
粉彩創燒於康熙朝,工藝還沒有完全成熟,真正頂峯期在雍正乾隆兩朝,到同治光緒時期,粉彩走下坡路,工藝明顯差很多。
康熙朝粉彩不成熟,同治光緒粉彩工藝下滑,這兩個時間段的粉彩瓷,都有些缺憾。因此,同治光緒朝官仿康熙粉彩瓷器,也就自然成爲鑑定粉彩瓷器的難點之一,很多專業級的鑑定師都打眼,普通藏家看走眼,也就不那麼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