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八十年代初,全球的石油供應並不匱乏,因此,在兩伊戰爭爆發之後,很多期貨商並不認爲這場戰爭會給全球石油供應鏈帶來多大的影響,更沒有想到這場戰爭會持續三年並且依舊看不到結束的跡象,所以,當康丁開始囤積石油期貨單時,還有不少自詡聰明的期貨商認爲,這位新人太莽撞。
可是,隨着赫爾木茲海峽被封禁,距離戰爭結束遙遙無期,石油期貨價格一路走高。
那些聰明人徹底傻眼——他們明知道石油期貨有利可圖但卻已經沒有空單,只能眼睜睜看着利潤被一位法國小子給劃拉走!
康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用到期的石油期貨賣單所獲取的利潤,全部投入到做空英鎊匯率。
這又是一件看起來極其愚蠢的事情。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英鎊是全球主力貨幣,一直到二戰結束,它依舊是強勢貨幣,與美元的兌換比爲四。即便是布林頓森林體系確定美元的主導地位,英鎊的含金量依舊爲3.58134克。
這是典型的“真金”貨幣。
七十年代,歐洲經濟衰退,儘管英鎊有所貶值,可它仍然是西方世界兩大主力貨幣之一,與美元的匯率比依然保持在2.5左右浮動。
倫敦的金融專家,自然不會相信如此強勢的貨幣,會自毀前途?
可事實很打臉——從1981年到1983年,英鎊的價值縮水接近40%,現如今倫敦的英鎊對美元的匯率比,僅有1.5,更爲關鍵的是,英鎊貶值的趨勢,依舊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