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掉牙的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五年前,趙硯老先生因病逝世,時任榮寶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長子趙瑞麟正式接手榮寶齋的大旗後,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革。
當時改革的時候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就比如之前說過的匾額製作過程中引進新式技術和設備進工藝流程中,當時的一些老師傅是堅決反對的。可是被迫嘗試着接受的過程中才發現,有了這些機器設備和技術,絲毫沒有耽誤到產品的質量,反而使產品質量提高了許多。
還是以木質匾額來舉例,一般木質匾額光是上漆最少要上兩遍,每遍自然陰乾最少要經過一個月以上,這還要看季節氣候的實際。
描字的過程中,正常情況這樣的一塊匾最少要一天多才完成得了。現在使用了激光技術,把字掃描後調整還字的大小比例,直接用激光描就行。前後最多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
刻字、雕花也是如此,以前是用鑿子一錘一錘的鑿,現在用機器把大樣雕刻出來,接着用人工進行修整。既節約了時間,縮短了工期,又能保證製作出來的物件失去靈動。
石蒲園這塊匾是用兩塊金絲楠木拼接製成,匾額長5尺,邊上雕花描金,匾額上石蒲園三個大字貼了金箔,看上去金光燦燦的。
底漆採用了和故宮裏大多數匾額一樣的藍色,看着就端莊大氣。
本來遇到家宅掛匾,一般的是要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現在禁放煙花爆竹,馬泉山只好請了一個舞獅的團隊過來慶賀。
早上八時,趙瑞麟在馬泉山的帶領下,領着安裝師傅們過來了。跟着他們的八名壯漢披紅掛綠,用一根硃紅色大槓抬着匾額緩緩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