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東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紹曾道:“潘矩楹今年三十一歲,早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院,爲人狡猾貪財,但又不是王懷慶那樣的草包將軍,打仗還是有一手的,當年我和藍天尉、吳祿貞謀劃反清起義,就是他向袁世凱告密,才導致功敗垂成,吳祿貞爲此還被袁世凱暗殺。他此次來綏遠,多半要帶着北洋二十師來,這二十師轄一個騎兵旅、兩個步兵旅,還有一個師轄重炮團,你要特別小心那個重炮團,三十六門大炮中,有四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克虜伯重炮。”
狄雄道:“看來是個不太好相處的人啊,這個人我恐怕很難與他合作,但也不能輕易激怒他,畢竟他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張紹曾嘆氣道:“是啊,狄兄弟,潘矩楹依仗着與袁世凱的關係來奪我的兵權,自然是有恃無恐,我和你的兵力就算加在一起也很難去抗衡二十師,跟何況北洋軍的實力可遠不止這一個師,所以我明知道袁世凱故意刁難我,我也不得不放下兵權了,綏遠這邊的事,你只能自己多加小心了”。
狄雄道:“張將軍沒有什麼對不起狄某的,潘矩楹固然實力強大,但我也不會輕易妥協的,他如果想搶地盤,還是得在槍炮底下見真章”。
張紹曾道:“你的對手可不僅是潘矩楹,我聽說閻錫山上次喫了飛機的虧,發狠拿出五十萬大洋,從日本人那裏買了三十架飛機,請日本教官訓練幾個月了,當心他們來報復。”
兩人接着又對飲了幾杯,將兩碟菜也基本喫完了,隨後張紹曾一行人便往北京而去。
張紹曾走後,他的軍隊人心大亂,也陸續有不少軍官離開了軍營,石敬亭和張樹聲的部隊有大半是俘獲的馬匪和警備旅改編的,知道張紹曾調走了,也跟着四散奔走,成了亂兵。張樹聲收攏了兩個營前往包頭去投奔狄雄,而張之江的部隊紀律最嚴明,因此他基本帶了整整一個團去尋找馮基善了,至於那個剛剛被張紹曾收編不久的盧佔魁,一聽說張紹曾軍隊潰散了,新來的都統是張紹曾仇家,擔心被株連報復,立馬帶着自己的舊部重新去草原上幹起了馬匪的老本行,臨走之前還搶劫了幾家富戶,其他亂兵聞訊也開始搶劫放火,還有少數亂兵開槍殺人了,警察廳長張培松親率巡警大隊平亂,但這些受過訓練的亂兵戰鬥力不比警察差。碩大的歸綏城,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幸好,接到急電的狄雄派張振揚率一個騎兵營趕到歸綏,張樹聲得到消息也率兵回師,幫助張培松平定了亂兵。而原定要在今日到達的北洋二十師,不知爲何也沒有如期而至,當地的治安便立刻陷入混亂,不少老百姓也不得不逃出了歸綏。
實際上,二十師之所以沒有及時到,一方面是因爲潘矩楹帶了太多不必要的行李,他的大炮本來就多,來之前又帶了大量的軍用物資、武器彈藥和文職人員,以至於軍隊行進緩慢。另一方面,潘矩楹在北京耽擱的時間也非常久,他的這批武器彈藥可是巴結了不少北洋權貴才得來的,所以在臨行之前,潘矩楹大肆操辦宴席,一連請客好幾天,給上司們送了許多禮物,也收了不少禮物,許多跟潘矩楹沾親帶故的人聽說他當了大官,紛紛來投,其中有失意軍官、落魄文人,還有三教九流的人。導致張紹曾都快到北京述職了,而潘矩楹的二十師才走了一半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