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東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喜奎激動地接過印信道:“謝謝總司令!我終於有張護身符了。”
狄雄道:“你作爲京劇名角,其實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不希望你受到任何傷害。”
劉喜奎聽聞此言,淚水如決堤般湧出眼眶,順着臉頰滑落。她聲音哽咽着說道:“我不過只是一個卑微的戲子罷了,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被人讚譽爲中華民族的瑰寶。這等殊榮實在令我受寵若驚,又深感惶恐不安。我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何功德和才能,可以承受得起總司令您這般的重視與厚愛?”
她輕輕拭去眼角的淚花,眼神中充滿了感激之情,但同時也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困惑。對於這樣突如其來的讚譽,劉喜奎感到不知所措。她深知自己所從事的戲曲行業雖然備受喜愛,但終究只是一種娛樂形式,如何能與國家和民族的瑰寶相提並論呢?
然而,面對狄總司令真摯而堅定的目光,劉喜奎心中漸漸湧起一股暖流。或許正是因爲這份認可和鼓勵,讓她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着某種責任和使命。從此以後,她將更加努力地鑽研技藝、傳承經典,用實際行動回報狄總司令以及所有支持她的人們。
一九一九年四月十五日上午,湖南省常德市,破舊的常德鎮守使府,兩個穿灰白襯衫的年輕男子來到府門口,求見鎮守使馮基善,守門的衛兵詢門姓名、來意。其中一個高個的短髮男子自稱叫田大寶,另一個矮個光頭漢子自稱叫邱承亮,兩個人都說是大盛魁商社的,來給馮鎮守使送信的。一名衛兵進去通報,另一名衛兵檢查了他們身上和包袱,沒有發現武器,這時通報的衛兵回來了,說兩個人可以進去了。
鎮守使馮基善在辦公室接見他們,辦公室同樣十分破舊,黑色辦公桌的油漆已經剝落,露出一塊塊黃色的木頭,馮基善的軍服上有好幾個補丁,臉上還有愁苦之色。
馮基善不認識田大寶,但認識邱承亮,邱承亮經常給他送《正義日報》的,因爲事務繁忙加軍隊經常調動,邱承亮無法做到每天送來,但每週一次,每次七份,一份不少,儘管報紙不是當天的,已經過期了,馮基善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自從《正義日報》發行以來,按狄雄的要求,情報處下面的情報組,一直給三個人免費送報紙看,分別是上海的王亞樵、長沙的李湘潭和馮基善,因爲當地報亭買不到,當然還要人家願意看纔行,如果人家根本不看,當然就不會送了,好在這三個人都非常喜歡看《正義日報》,李湘潭還在他主持的《湘水論壇》上轉載了其中的一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