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兮有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回到侯府的第二天開始,姬松就又重新體驗了下朝九晚五的打工人生活。
劉佔已經將所有物資開始向好畤縣轉移,姚昶也開始組織人手按照姬松的想法,在好畤縣展開轟轟烈烈的開荒運動。
關中地區雖然在前隋的治理下蒸蒸日上,隋末大亂也沒有受到多太大影響。但百姓卻仍然處於溫飽線上。
有人說不是有均田制和軍功授田嗎?每家都有不下數十畝地,怎麼會餓肚子?
那是不知道此時關中每畝的產量,纔會這麼說。
此時關中之地,已經開始突顯土地貧瘠之態。數千年的開墾種植早就使得關中這個曾經的天府之國不堪重負。
也許是戰亂原因,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本來在漢時就大行其道的小麥種植,在大唐竟然出現的斷層,由於脫皮工藝的落後,使得唐初這段時間裏,粗麪麪食成了底層人民的主******面成爲了百姓們的奢望,有的更是將慄米換成小麥,使得能獲得更多的喫食。
慄米成爲了此時的主要糧食,而慄米的產量卻十分感人。
據史料記載,唐初的慄米產量在0.8石-1.5石之間,平均也就是現在的125公斤左右,這之間的差距就是良田和旱田的區別。
靠近河邊方便灌溉的良田成爲了權貴人家的專屬,就算在均田制下,也沒辦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