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路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離開控制室後,武正並沒有回去休息,而是兜兜轉轉地來到了整個空間中面積最大的仿真場景倉。
起初這個艙室建立的目的就是爲了通過虛擬環境,緩解太空長期工作的孤獨感和脫離感。
孤獨感顧名思義,在連聲音都無法傳播的浩瀚宇宙中,當宇航員通過懸浮其中的空間站眺望地球時,會立即產生一種渺小感和孤獨感,正因爲如此,最初的宇航員都不會長時間停留在太空之中,但隨着龍國科技的發展,限制人類長時間停留太空的便不再是技術,而是人類本身。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龍國花了大代價,在崑崙空間站建造了這個虛擬環境倉,但經過使用後,龍國科學家發現,單純的模擬聲音、環境、光陰、人物根本不能有效地緩解長期停留太空的負面情緒,地球科學家雖然對返回地球的宇航員進行了常年並且集中的研究,但依然沒有辦法解決。
直到一位龍國頂尖心理學家丁教授提出的一篇論文,才讓所有龍國科學家醍醐灌頂徹底解決了這個一直困擾所有科學家問題。
經過研究,長時間地旅行的時候,除了要面對孤獨,更要對抗無時無刻都存在的脫離感,特別是對於已經離開地球空間,身處宇宙的宇航員們來說,更是如此。
脫離感顧名思義,就是離開自己認爲和熟悉的區域,前往陌生區域時便會產生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會逐漸消耗當事人的精力,久而久之即使什麼不幹,都會產生心裏疲憊。
而這種疲憊對於生活在地球的人類來說,可以有很多方法緩解,最直接的就是返鄉居住一段時間。但是宇航員卻沒有辦法做到,即使通過視頻電話與地面溝通,也只能緩解,甚至在後期反而會加劇脫離感對宇航員的影響。
而武正這次對接的科研小組,恰好是解決脫離感工作小組,他們對崑崙空間站進行了系統性的升級,雖然升級以後的模擬艙武正還沒用過,但從科研組返回地球的狀態來看,這個課題應該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