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從15歲成年之後,洪濤就讓王安去御馬監選了幾匹馬備着,每次出景陽宮都選擇騎馬。這件事王皇后特意詢問過,洪濤的回答很幼稚也很狡猾。說是看到書中所寫,打算謹遵太祖訓。
朱元璋是窮苦出身,大半輩子都在征戰,且死敵大元並沒被滅,立國之後不想太快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希望兒孫們繼續保持驍勇善戰的作風,很討厭非年老體衰及婦幼外出乘坐輦輿。
不過這個規定只維持到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期間,往後就慢慢被有意的遺忘了。與騎馬相比,不管是馬拉的車還是人抬的轎,乘坐起來都要更舒服些。避免了風吹日曬,不僅文官喜歡,武將們也爭相效仿。
歷代皇帝也想舒服點,對這種有違祖制的做法全都睜隻眼閉隻眼,可見祖制也不是不能動的,主要還是看利益夠不夠,值不值得改動。
洪濤就利用了祖制,明朝號稱以孝治天下,動不動就把祖宗法度拿出來說事兒。現在皇長子想按照祖宗遺訓騎馬,王皇后不光不能批評還得高喊祖宗顯靈、社稷後繼有人,做異常欣慰狀。
然後再下懿旨讓御馬監爲朱常洛準備御馬五匹隨時取用,不過有個條件,啥時候想出門先差人去御馬監領,平時不能放在景陽宮裏。
現在皇長子變成了太子,景陽宮也換成了慈慶宮,雖然依舊算紫禁城範疇內,地位卻獨立了很多,面積也大了很多,如果還是每次出門先提前一刻鐘差人跑去紫禁城外的御馬監找馬就有點麻煩了。
“千歲爺無需爲此等小事操心,宮裏設有六局。臣掌典璽、典藥兩局,任郎官;鄒義心思細膩掌典服、典膳兩局,任局丞;李實知兵事掌典兵局,王國泰善馬掌典乘局,各任局丞。”
王安聞言接過馬繮,指着宮門前垂首肅立的三個宦官挨個介紹了姓名、職務和特長,等待太子的進一步指示。
“由你安排就是了……典兵局,東宮還有禁軍?”洪濤一個都不認識,更不瞭解,也就沒啥指示可言,轉頭向正殿走去,邊走邊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