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後洪濤就可以耍小手段了,他通過互相比對這幾份奏摺的內容,就可以分析出哪些人是沈一貫要保的浙黨、楚黨、齊黨官員,哪些是沈鯉要保的東林黨官員,哪些是朱賡和葉向高推薦的中立派。
大致搞清楚了這些問題,答案也就差不多揭曉了。浙黨一系同意幾十名、東林黨一系同意幾十名、中立派官員也同意幾十名,再加上泰州學派的十多名,誰也別賺誰也不虧!
除了數量之外,還得在職位上稍加選擇。御史言官誰家以前少了,現在就多分點;六部實權官員以前誰家多了,這次就少分點,大概弄個平衡。
這就是赤果果的摻沙子搞均衡,不讓任何一派取得絕對強勢,也不讓任何一派失去話語權。你在內閣裏有人,我在內閣裏也不是啞巴。你有個禮部尚書,他還有個吏部尚書呢,互相之間的實力差不了太多。
平衡就是好事嗎?洪濤的答案是不!是否能穩定,一部分取決於平衡的各個點之間是否重量相等,還有一部分取決於中心點是否夠份量壓得住,缺一不可。
現在朝中各派之間勉強算是平衡了,可皇帝做爲中心點份量顯然不太夠。於是乎,朝堂上的鬥爭不光不會平息,反而還會加劇。
任何一派都不願意放過年輕皇帝好忽悠的大好機會,打破腦袋也得取得皇帝的信任,藉此來獲得更多話語權,同時排擠敵對勢力。
如果現在是萬曆皇帝做爲中心點,他肯定不會這麼玩。一兩個派別爭鬥起來就夠煩人的了,弄成三國殺甚至四方角力,整天能愁死。
可洪濤就願意這麼玩,也只能這麼玩。原因只有一個,根基不穩。做爲新登基的皇帝,上位的還這麼突然,嚴重缺乏過渡期,更缺乏執政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