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別看都是芝麻小官,可權利卻很大,能封還皇帝的聖旨、能參政議政、還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彈劾任何官員,稱作風聞言事。
而六科和都察院御史放在一起,就是明代鼎鼎大名的言官。建立的本意可能是和宦官監軍一樣當皇帝的耳目,可是玩着玩着就變了性質,成了朋黨互相攻訐的有力武器。
後世裏很多人都在罵言官誤國、言官可惡,但是想過沒有,言官只不過是在規則框架下完成工作,真正誤國和可惡的不是某些具體官員,而是制定這套規則的人。
歷史證實過,一套好的規則能讓壞人變好,而一套壞的規則會讓好人變壞,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考中了進士,剛參加工作的言官們,大多也都懷着一腔熱血、抱着滿腹理想,打算爲國家出力。可是面對糟糕的制度,他們最終全成了政治鬥爭的參與者和犧牲品。
最麻煩的是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現象,把他們說成了遺臭萬年的罪人,卻對最根本問題視而不見,或者揣着明白裝糊塗。
相比起清代而言,明代其實還不算最壞的。到了清代言官被取消了,聽上去是不是很英明啊,別急,清代皇帝弄出來一套更操蛋的制度取代了言官。
在清代所有官員都可以、也必須經常給皇帝寫密摺,內容只有一個,把身邊官員的一舉一動全密報給皇帝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