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巔峯既衰落。當戰功、爵位都無人可敵,位置穩如泰山時,麻煩也就不遠了。在文官集團把持朝政的明代,任何一名武將都不可以太過優秀、出彩。
說起來李成梁也不是沒想到這一層,他還是挺聰明的,早早就和張居正掛在一起,有內閣首輔在朝中坐鎮,就算誰想彈劾也無法成功。
只可惜張居正命不長,五十多歲就撒手人寰,而李成梁當初和張居正配合的太默契了,留給別人的印象太深了,一時間想轉換門庭都沒人樂意要,得罪人太多!萬曆十九年李成梁被一擼到底,只留下個寧遠伯的爵位。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成梁不當總兵了,可遼東鐵騎的控制權依舊掌握在李家手裏。這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名義上是帝國邊軍,實際上就是李家的私軍。
自打李成梁下臺,遼東地區的軍隊好像就不會打仗了,十年間換了八位主帥依舊沒有絲毫起色。反倒是努爾哈赤率領的部族武裝逐漸增強了勢力,不光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還要把東海女真、海西女真各部族全都納入囊中。
這其中到底有沒有李成梁的安排,兵部、五軍都督府、錦衣衛和東廠都沒有相關資料可查。但以洪濤的賊心眼,還是比較認可有的。
畢竟努爾哈赤和李成梁淵源頗深,在任的時候是李家手下第一打手,剛剛離任立馬就不聽招呼了,對遼東駐軍的態度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友軍直接變成了敵對。
本着誰受益誰可疑的原則,努爾哈赤和建州女真的異軍突起肯定和李成梁有關。當然了,也肯定和大明帝國朝廷的短視、無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