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太祖朱元璋靠造反起家,對武力肯定不會忽視。由他直接控制的親軍就有錦衣衛、旗手衛、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虎賁左衛,共計十二衛,兵力接近7萬。
明成祖朱棣同樣是靠兵變起家,覺得身邊只有十二衛還不太踏實,又把燕山三衛改成了金吾左衛、金吾右衛、玉林前衛,再加上通州衛、大興左衛、燕山前衛、燕山左衛、燕山右衛、濟州衛、濟陽衛,共計二十二衛,兵力超過13萬。
從小就跟着朱棣東征西討的宣宗皇帝登基之後也有樣學樣,把給親軍養馬的馬伕升級了,編成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合稱四衛營,使親軍衛達二十六衛,兵力超過15萬。
這15萬親軍都是從全國衛所遴選的優秀軍士,綜合素質高戰鬥力強,由皇帝直轄,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想借調時得上奏疏申請,皇帝心情好可能會批准,心情不好直接回絕誰也沒轍。
而且這二十六衛親軍的薪水還得由戶部發放,皇帝一分錢都不掏,敢拖欠工資個試試,十幾萬虎狼之師把京城圍的水泄不通!
但朱瞻基只活了36歲,執政十年就掛了,他的敗家子兒子朱祁鎮繼位,然後以一人之力把上面五六輩皇帝的辛苦努力糟蹋得七零八落。從此之後的皇帝就一直沒硬起來,全成了一條腿的瘸子。
土木堡之變,多一半親軍衛都跟着太監王振葬送在懷來縣了,剩下的少一半又被于謙編入了京城保衛戰部隊,戰後順勢被收歸國有,由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管轄調配。
只保留了錦衣衛和四衛營,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軍隊從15萬縮減到不足3萬,兵員素質也從全國精銳蛻變成了儀仗隊和馬伕。
于謙後來的悲慘結局,雖然還有其它諸多因素,也和他砍了皇帝一條腿有很大關係。從此以後的歷任皇帝,再也不能說打誰就打誰、說出徵就出徵了,手裏沒兵底氣就不足。
如果朱祁鎮還活着,洪濤保證上去一頓摔,太尼瑪可恨了。假如沒有他瞎折騰,現在自己手裏怎麼也有十多萬聽指揮的軍隊,啥大學士、啥官員集團、啥皇族勳貴,誰不聽話就讓誰滾蛋,敢說半個不字分分鐘抄家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