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13章 會試和京察2
另外在明朝部分地區對進京趕考的舉人有特殊政策,比如住宿喫喝免費,甚至由官府派車接送,還要插上禮部的旗幟,沿途關卡城廓見到旗子立馬放行,連盜匪都不願意打劫,否則會招來官兵的嚴厲打擊。
史書上對這些都有記載,同時也有更好玩的。古代有些讀書人考取了舉人之後不願意繼續上進了,用現在的話講應該叫做躺平。但到了會試年依舊要進京趕考,就是半路上總走偏,次次遲到。
其實他們壓根就不想去京城考試,而是拿着國家補貼打着考試的幌子,到進京方向的地區旅遊訪友去了,反正都是公費喫喝住,不花白不花。
京察又名內計,規定六年舉行一次,內容比較好理解,去年不是剛剛做完外察嘛,兩者本質上是差不多的,區別只在於針對的區域不同。
外察是對地方官員的工作成績、品格操守做出評價,京察則是對兩京官員進行考覈。考過了有可能升官,考不過有可能降職或者免職。
京察有兩個考場,一個在南京一個在北京,除了規模之外幾乎一模一樣。考覈由吏部、都察院和吏科負責,三個部門的最高長官也是考試的主考官。
所有在京官員都要經過統一尺度的衡量評出優劣,守、正、才、年爲四恪,貪、酷、無爲、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是八法。
也是是所沒官員全得拿筆答題,而是按照品級分成兩種方式作答。七品以下官員只需自陳,不是寫個述職報告由皇帝親自批閱。七品及以上官員得經過堂審,由吏部、都察院和吏科的小腦們親自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