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年宣宗朱瞻基征討交趾就是被楊士奇攪合黃的,仁宗朱高熾主張下西洋,上位一年就掛了。朱祁鎮再怎麼有能力,怎奈閱歷太少、人脈不足,還是有得斗的。
前面三板斧的成功讓朱祁鎮有點洋洋得意,愈發看不上文官集團的能力。於是在正統八年又開了個大招,敕諭翰林院,大概意思就是說:
“朝廷對文官的待遇有點太好了,可軍隊又太差了。衛所軍卒種地訓練之餘還要給文官打獵湊酒菜、砍柴火,比打雜的都不如。因此導致逃兵日漸增多,長此以往軍隊會不堪大用,必須想辦法改變。”
怎麼改呢?正當文官集團使勁兒琢磨皇帝會從何處下手、又該如何應對時,朱祁鎮劍走偏鋒,直接向文官集團下手了。
他要仿效洪武、永樂朝的規定,讓所有年滿70歲的官員退休。如果主動辭官還可以衣冠致仕,也就是保留級別和待遇,要是非等着皇帝發話辭退那就不客氣了,找點錯誤一擼到底很容易,連退休費都不用給了。
沈一貫入閣時65歲、沈鯉入閣時整70、朱賡入閣時66歲、李贄入閣時75,六部尚書最年輕的也快60了。
凡是能做到朝廷頂級位置的官員歲數都不會太小,就算沒滿70歲也拖不了幾年。將心比心,誰殫精竭慮攀爬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坐上高位,還沒享受夠呢,肯輕易讓出來?
在正統八年的時候,也就是洪保帶着船隊到南洋轉了一圈剛回來,朱祁鎮任命工部侍郎焦宏爲八府總提調官,在福建和浙江沿海督造遠洋大船12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