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明不清翊坤宮之變227遼東鉅變正午時分,驛道北面的山坡上緩緩露出十幾條身影,皆騎馬披甲,其中兩人更是重甲在身,從頭頂到腳指頭全被細密的金屬甲片包裹的嚴嚴實實,只在面具細縫中露出一縷警惕的目光。
若是大明邊軍在,馬上就會認出這些人的來歷。身着皮甲鐵盔的是建州女真的驍騎軍,全身披掛紅色魚鱗甲的則是紅甲兵,戰鬥力要比驍騎軍更勝一籌。
建州女真此時已經完成了各部落的統一,努爾哈赤在吞併了部分海西女真之後統轄的人口猛增,原本的部落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用。
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對所屬部族進行了一次整編,以300女真人編爲一牛錄,每牛錄設一牛錄額真,下設二代子協助管理人戶、田畝、兵籍,再設四章京專職文書、賬目、糧稅。
在牛錄額真之上又設立了黃、白、紅、藍四旗,由戰功卓着的兄弟子侄任旗主,分統大概200個牛錄,共議族事。所以此時既沒有八旗也沒有滿族,只能叫女真四旗。
300乘200,才6萬人,是不是有點少呢?沒錯,實際上建州女真此時統御的人口數量遠不止6萬,但純正的女真人口確實只有這麼點。
其餘諸如遼東漢人、蒙古族人、朝鮮族人,以及每次征戰抓獲的戰俘通通都算做財產,不是人,所以也就不編入牛錄。
遇到戰事,每個牛錄要派出戰兵幾十個到上百不等隨軍出征,剩下的老弱婦孺則在家生產。同時有一部分奴隸也得跟着主人出征,所以別看只有紙面上這麼點女真人,真打起來的時候很快就能湊出幾萬兵力來。
成年的女真男人被稱作旗丁,每個旗丁從小都要學習弓馬刀劍,成年之後進行考覈,成績合格者當步兵,成績優秀者當騎兵。
這些新兵上了戰場之後根據斬獲敵人首級晉級,什麼時候斬殺超過一百個敵人了就可以穿紅甲,算是本牛錄裏的戰鬥英雄,獲得特殊待遇和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