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應泰本沒有興趣和杜松閒聊,你個粗鄙武人怎會懂得朝堂政治的微妙。但看着驛道上那些拖家帶口、穿着破舊、雙目無神的邊民更難受。聊就聊吧,分散下注意力,眼不見爲淨。
“這個嘛……還要看北虜與建虜是否大舉來攻。”突然被問及這麼具體的問題,杜松一時間有點不知該怎麼回答。
自打李成梁病故,朝中就有傳言說準備讓自己接任遼東總兵一職,隨即也做了些功課,不能說完全瞭解,八九不離十。可是這種事情會牽扯到兵部歷年來對遼東的支出,不能隨便亂說,會得罪人的。
“哼,假如北虜和建虜畏懼了杜都督威名不敢扣關,又耗費幾何?”但敷衍了事的態度惹惱了袁應泰,立刻出言奚落。
“……杜松不才,蕭規曹隨便是。”
要論脾氣,在活着的武將裏杜松說第二,怕是沒人敢當第一。從鎮守寧夏開始他就是個人嫌狗不待見的刺頭,多次被同僚彈劾,但次次不改。面對袁應泰也沒慣着,臉色一黑冷冷的頂了回去。
“好一個蕭規曹隨,杜都督可知即便全年無事,朝廷也要拿出300萬兩軍餉。300萬兩是多少呢?以山東爲例,農戶每家年入不到10兩,而在京城宗人府裝裱的匠人,全年也不到20兩。
300萬兩可以讓三十萬戶、上百萬人全年喫飽!這還只是朝廷直接下撥的餉銀,邊軍的其它耗費並沒計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