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③ (第1/6頁)
何到關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廣人死了一千多年,對他的討論卻一點也沒少。逢提必吵,大運河和科舉制這兩樁往上一抬,隋煬帝搖身一變成了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萬古一帝,說他暴君的都是史盲。】
正着手利漕渠的曹操十分困惑,誰沒鑿點溝開點渠,天幕之前都把楊廣罵成什麼樣了,運河和科舉得是個什麼東西,搞得這麼一個板上釘釘的暴君都能被人說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唐人沉默,天幕說的莫不是那條早已湮塞需要年年疏通修整的運河……
【一件一件細論吧,首先是科舉,在文教方面光耀千古的這項功績,它還真就不是獨屬於楊廣的。
我們後人熟知的科舉概念,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天下考生不論貧富貴賤都要一層一層考上去,鄉試會試殿試,只要有真材實料,管你什麼出身都能做高官,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然而馬克思說了,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這種以才論之、不問出身的選拔制度也並非一日便形成。
畢竟古代史中人才選拔的過程實在是太長也太久了,哪位明主不求賢,哪個才子不上進,臣子從世襲的官爵到春秋的養士,從道德的孝廉到名士的推薦,許多東西都是隨社會發展而緩慢過渡的。
大家看小說,穿越基建文呀咪呀咪,主角稱霸途中都要搞科舉,不考幾個壯志未酬的滄海遺珠都不能算合格的穿越者。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時代這玩意快進不了——當然啦,小說定位不同,不用計較這個,畢竟沒人真穿越嘛,但也不必將科舉制度的提前實施當真。】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劉徹咀嚼着這幾個字,淡淡笑了笑,並未說什麼。科舉聽上去當然好,這樣無論貧富只論才學的選官聽起來甚是理想,但也實在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