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因爲整個驗證彈裏面技術風險最低的就是動力,所以來自六院的代表只是非常簡短地發了個言,表示具體情況肯定要等到性能指標確定下來之後再說,但無論最後選擇何種推進劑,都保證不會給整個項目拖後腿。
不過,隔壁一院能說的東西可就比較多了:
「估計有不少同志都知道,關於雙錐體構型,我們在90年代初曾經有過一段不太成功的嘗試……雖然當時確實是走了彎路,不過相關技術資料我們還是保存了下來,而且一直有一個規模不大的團隊在進行相關研究,等今天會議結束之後,我會把這個團隊也納入到高超項目中來。」
一院派出的代表刑牧春本身就曾是長征二號F的副總設計師,在單位內有着相當的話語權。
而他口中那「不太成功的嘗試」則是在921工程論證階段,他們曾一度選擇過雙錐體作爲火箭頭部外形,甚至有些放飛自我地考慮把飛船和火箭進行一體化設計。
也就是不要額外的整流罩,直接把飛船安裝在火箭頂部,以儘可能節省推力和空間。
最後當然是因爲過於激進而不了了之了。
但教訓也是經驗的一部分,總比什麼都不知道要強。
「另外,如果在使用空射加液體發動機之後末段速度還是達不到要求,那可以考慮進行頭體分離設計,在彈道頂點拋棄一級助推段,彈頭內部再額外加裝一個推力比較小的助推發動機,用於在彈頭下降過程中進行額外加速,這方面的技術我們也有不少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