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給大佬上上課:站在商業角度分析大飛機 (第4/5頁)
千海觀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來,日本佔領我國東南一線,封鎖了海上援助路線。所以當時幾乎所有的抗戰外部援助物資都來自一條從印度到到我國西南的一條航線,這條航線需要跨越喜馬拉雅山脈,全程需要越過崇山峻嶺,航線上下起伏,因此也被稱之爲駝峯航線,這個歷史,大家應該很清楚吧……”
徐華盛笑着說,聽到這話所有人都笑了。作爲航天人,怎麼能不知道這段歷史呢。駝峯航線,華夏抗戰時的一條生命線啊。
日本爲什麼會進攻緬甸?爲什麼華夏會有遠征軍?都是爲了這條航線啊,可以說那個時候,這條線就是華夏的生命線,沒了這條航線,華夏抗戰將會更加的辛苦和殘酷。
“駝峯航線上飛行的飛機大多都是運輸機,世界上最早可以盈利的民航飛機之一,就是駝峯航線上的dc-3。二戰結束後,大量戰爭中使用的dc-3湧入民航市場,讓民用航空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飛機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讓世界變小,一條條航線就好像聯通世界的血管,給全球帶來新的活力……”
徐華盛這話讓所有人點點頭。是啊,飛機剛出來的時候是爲戰爭服務的。二戰結束後,民航業纔開始蓬勃發展。
“我國民航業的發展起源於兩航起義,當初兩家航空公司的員工帶着12架客機從港島起飛加入華夏的建設,我國的民用航空事業就此起步。從那個時候,在我國天空飛的民航客機就越來越多。從活塞螺旋槳式的dc-3,cV240,到從蘇聯購買的渦輪螺旋槳飛機伊爾-18,再到從英國購買的噴氣式客機三叉戟,我國民航業使用的飛機,在不斷增加的同時,也是一個更新換代的過程,從落後的飛機,換成更爲先進的飛機……”
徐華盛如數家珍的說着民航的發展史,而這些知識也讓很多人不再輕視徐華盛,最起碼徐華盛做過功課,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商人。
“各位,我如果問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民航飛機機型,大家應該知道是誰吧?”
徐華盛笑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