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土重遷是千百年來的人民心中最根本的信念,祖先生活的土地如果不是最後萬不得已的關頭,這些淳樸的人民也不會想着去改變。但是兵禍無常,三天兩頭就一場戰爭,別說是農事生產,連命都沒有。也虧是本朝戶籍管理較爲松,對人身的限制不像明代那樣瘋狂,舉家遷移才成爲可能。
北方的土地早已飽和,能接納這些流民的地方只有江南,南方的大片土地還是原始而未開發的狀態。
大批的難民越過長江,江南此時不比江北,江北自古都是農耕的要地,南
方開發還沒那麼到位,南蠻的印象還是深深烙在百姓的心裏。大批難民向着江淮兩浙前進,到了此地便不再前進,但是少部分人看得遠,寧願放棄這江南的大好盛世,繼續向南方前進,他們相信,越往南雖然越窮,但是能遠離兵禍,自己這一代辛苦無所謂,如果能給子孫幾代安寧,不需再受自己這一代人的苦,這纔是最重要的。
人還在,苦算什麼。
範殿元拖着一輛木架車子,車軲轆走了幾千裏地已已經搖搖欲墜,車上面坐的他的小女兒還有妻子,三個人臉上還算乾淨,但是身上味道奇大,多久沒過澡了他們也記不清了 ,頭髮雜亂髮黃,沾着些草莖碎葉,一副叫花子的模樣,走在鳳山這條南北唯一的要道上,旁人唯恐避之樣。在他的後面還有十來個他這樣的人。
他們都是一起從陝西逃出來的,李元昊窮兵黷武,佔領了夏、銀、綏、宥、靜、靈、會、勝等許多州縣面積涵蓋了到了陝西,這個天不佑的地方夾在李氏、趙宋和契丹人之間,連年兵災,不要說糧食,連草根樹皮都喫完了,就差喫人。
範殿元和其他人一樣,沒辦法只能帶着一家老小往南方去謀生。一開始從陝西出來的有幾百戶這樣的人家,有的向蜀中方向去了,有的往荊襄方向去了,一路下來隊伍裏的人越來越少。
範殿元看到江浙的富庶沒有昏了頭,因爲他知道,這裏肥沃的土地更容不下他們,子子孫孫只能給當地的地主做佃農做家奴,哪裏還有土地給他們,他勸說着隊伍里人們再咬咬牙往南方走,進入了福建路就好了,那裏有大片的山林土地還沒有開發,先給當地人做兩年佃農,到時候熟悉了地方,找找拋荒的土地,肯定有他們的容身之所。逃難的陝北隊伍裏只有少數人相信他的話,過了建州府繼續往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