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往後的日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只是梁川在大家眼裏的形象已經超然。如果說在農村會讀書寫字大家還算敬重你,可是生死關頭不會貪生怕死捨生爲人的人,還有一身好本事的人,纔會真的讓大家在心裏敬佩你。梁川帶着這幫人上山卻沒有拋棄她們,這幫農村人才會在心底徹底認可他。
難得的是孟良臣竟然也來看他了。
此時的孟良臣二十出頭,年輕而白俊,梁川給人一種生猛的感覺,而這個孟良臣就是標準的書生氣質了。
孟良臣自打興化走了一遭之後,也沒出過家門了,整日窩在家裏苦讀聖賢書,他可不是那種梁川說幾句話就能改變他初衷的無志青年,恰恰相反,他的方向太明確了,他的追求
永遠沒能改變,越來越堅定。
書裏有千鍾粟,眼下米缸裏卻沒有。換作以前,孟良臣可能會直接餓死在家裏不爲所動,可是自打碰上樑川。這個看似草莽卻是心懷天下的大智若愚之人,自己的有些價值受他的影響,好像有所觸動。此時的他,纔不會傻到會餓死自己,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眼下的苟且不是。
孟良臣還是一身的乾淨儒裝,看着也沒有特意去收拾,但是給人感覺就很乾淨,他有一雙很清澈的眼睛,梁川看了都有點着迷,這樣的人梁川在後世可未曾見過。
梁川還是跟往常一樣在家裏曬着太陽劈着柴,製作沙盤的木頭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而且趙金玉也開始着手刨制了,院子裏已經碼着一些沙盤了。梁川試過了,把沙子進去,拿一根小竹根,字體不要寫太小,寫在上面的字就跟黑板一樣,寫完了再用竹根一抹,沙盤又恢復原狀,可以繼續寫字。這樣能省下好多的紙,墨和筆,對於這個小小的書院,一天可能是小小的開銷,可是教育是百年大計啊,百年下來這能省多少錢。
藝娘他們看見孟良臣來了,都會笑臉和他打招呼,梁川跟他們說了,以後咱們這個地方如果一個人有成就,成就最高的可能就是這個小書生了,看到人家可千萬不能怠慢。幾個人也不會,因爲這個年輕人給他們的感覺就有一股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太乾淨,太超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