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年茶葉的生意相當的火爆,北地戰事連年不斷,南方卻是一片太平,茶葉園沒有遭到戰火的荼毒,產量相當的穩定,還每年穩中有進。
上好的茶葉產地都在大宋境內,而這東西周邊的民族都眼饞得發紅,不管是雪域高原上的吐蕃人還是北方草原的契丹人。茶葉中有很多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又是在肉中無法攝入的,所以他們比南方的大宋人更加依賴茶葉。邊貿和歲貢茶葉竟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物資。
前朝真宗時期產茶八十萬斤,澶淵之盟後與契丹交好,茶葉外輸量猛增。到了本朝,成品茶的產量竟然到了三百萬斤,連番了兩番。
咱宋人好茶是不假,可是大部分人並不懂茶,孫厚朴並不是看不起梁川,覺得他不懂茶,只是他夠厚道,還有事相求於梁川,不想梁川覺得自己受騙了。
孫厚朴一臉善意,真誠地說道:“梁兄我可先提醒你一句,就怕你是個行外人不懂門道。當下官家最青睞的是建州茶,我這泉州茶葉雖然生意做得紅火,可是大部分是做色目人的生意,在咱在大宋還是差了建州茶許多,我能給你的也是泉州的茶苗,你可要考慮清楚了。”
梁川知道這個區別,好的茶葉種出來能賣好茶葉,而不知名的茶葉種出來當然也就一般了。大宋的建州茶是官家的貢茶,喝的人身份不同,茶葉自然也就水漲船高,這個地區的茶葉價格當然也就不是平民能消費得起的。
相反的是在泉州地區做生意或定居的外國人,他們喝茶沒有宋人這麼多花樣,他們追求的是茶葉的品質,玩法還是其次,務實的精神及不小的需求讓除了建州茶外的南茶也有了一絲的生存餘地。孫家的生意做不到東京汴梁的最上層,反其道而行之,那就做下層的生意,靠走量取勝。
別人賣的是好茶不錯,可是一年只能賣一萬斤,咱賣的茶葉差了點,可是一年能賣十萬斤啊,這賺的錢還是一樣的,生意有時候換一種思路,可行的法子還是很多的。
“沒事,我知道你們長坑的茶葉,這不是名聲在外,我才也想試試看我們這小地方能不能引種一點點,你只管把茶苗帶來,這樣,先給我運一千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