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時代的竈臺一般不講求美觀,只追求實用,因爲外表大部分粗糙不堪。實際上竈體要起保溫和承擔鍋臺的作用,這樣就要求竈體厚度要均勻,外表平整,面平。
趙發達他們讓徒弟搬來紅磚和泥漿,邊討論邊砌竈臺。趙廷昌最搞長泥水,拿起磚頭抹着泥漿,指哪抹哪。不愧是老師傅,找平抹勻那是一氣呵成,完全不會拖泥帶水。
竈門要比出煙口低一寸半左右,若是比出煙口高,竈膛的煙便會會竈門跑出來,嗆人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這樣就達不成節柴的效果。
抹鍋邊的時候要用硬泥來抹,抹嚴實了,不能跑氣。鍋沿不能高出竈鍋邊一寸,否則也會損失大量熱量。
要是平日,趙發達他們幹活的時候,旁邊有一個晚點指手劃腳他們會毫不客氣地把人轟走。你算哪棵蔥,老子喫這碗飯喫了一輩子了,還用得着你來指手劃腳。
可是這次不同,雖然梁川什麼也不懂,連最基本的砌磚也不會,可是他提出的意見確實是最合理的,連鍋沿與竈邊的高差都算到了,沒有經驗的人能懂這些嗎?
原本連徒弟都看不上的泥水活,四個大師傅愣是扎堆給他做了出來了,足足花了一個早上的功夫。一孔漂亮的節柴竈纔出現在廚房裏,所有人才滿意地去喫中飯。
竈臺的泥漿冷確要一段的時間,不過下午或是晚上就能檢驗一下這所謂的節柴竈是否真的名副其實!
雖然試驗還沒成功,可是趙發達對梁川想法讚歎不已,喫飯的時候,趙發達陪着梁川,時不時與梁川搭聊着:“東家,你們家鄉都用上了這種新式的竈臺嗎?”
梁川可不敢跟他說現在連這種竈也要消失了,歲月不停地讓新事物新科技湧現,節柴竈對他們這個時代來說就像後世的煤氣竈剛出現,一下就風靡了千家萬戶。但是即使是煤氣竈也能過時的時候,電磁設備的出現,以及天然氣的使用,再一次淘汰了煤氣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