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喜劇元素不夠這個點呢?好多人去影院就是爲了約女朋友、或者下班以後放鬆放鬆,就圖個輕鬆愉悅,看這片子肯定會覺得不夠歡快,費腦子不說,還影響心情。現在人時間和金錢都有限,好不容易有個閒、還花了錢,你沒讓他們看到他們想看的,回頭不差評嗎?我們剛纔也討論這事來着,不知道你是故意設計成這種偏嚴肅的,還是中間拍攝的時候出了偏差?”
“是我自己在拍的過程中改變了一些想法。”
其實不是他自己突然改變想法,而是因爲凌笳樂。
當時片子完成主體拍攝後,突然鬧出趙姓演員吸毒的醜聞,之後又出了一系列的事,導致進度停滯。後來沈戈雖然又拉到些錢,項目可以重啓,但是趙姓演員戲份喫重,需要重拍的鏡頭太多了,而錢,則永遠都是不夠用的。
那段時間沈戈與梁製片成天算賬,精打細算的,凌笳樂隨口說了句:“要不就學王導在《摯愛》後半段的處理,不讓他露臉不就行了嗎?”
一句話讓沈戈醍醐灌頂,王序將江路和張松分割開,是因爲那時的兩人已經離心;而在《藝術家》這部片子裏,趙姓演員飾演主角方珏的摯友,最終爲了名利背叛了他,和江路與張松的關係有異曲同工之處。
沈戈思索了一整天,覺得這方法可行!他從王序那裏學來的好習慣,拍攝期間儘量積累足夠的素材。如今他素材充足,足以支撐他在後期剪輯時自由發揮,只需要再補充少量鏡頭。
只是這樣一來,整個片子的氛圍就要變了,就不是王序劇本里定下的基調了。他怕自己掌控不住,也怕市場不買他的賬。
他做不下決定時就喜歡和凌笳樂煲電話粥,並不是真需要凌笳樂幫他想出對策,而是出於傾訴的需求。
他在視頻電話裏對凌笳樂說:“這種把人物符號化的處理在別的片子裏其實已經有過,比方說《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有《花樣年華》,都是比較“悶”的片子,如果不是這種大牌導演,可能會很不討喜;而且這種處理也很考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