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喫草的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場比賽我記憶深刻,在下半場開始的時候,阿甘找到我說,他上半場只得7分只是因爲他不想。我說你這是自我安慰,他說不這是給你的預告。當時,我才15歲,我心裏就想,厚禮蟹特,我要有麻煩了。其實我不一向不太在乎垃圾話,大部分人的垃圾話就是吹牛,胡咧咧,一種發泄而已,沒什麼。但甘不一樣,他的每一句話一定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是他龐大陷阱的一部分,是那個引發陷阱的巧妙機關。當然,這是我很久以後才弄明白的,而那時候甘只有16歲。說真的,如果甘在08年時和我競選市長,我會退出做他的助手,把他送到州長甚至更高的位置上去。】
————————2017年凱文-約翰遜結束薩克拉門託市長任期後,參加一檔訪談節目的談話內容,節選。
甘國陽雖然打球的時間短,可他接觸籃球的時間並不短。
從第一次真正打球開始,甘國陽就非常善用他的腦子,而不只是依賴他生化戰士一般的身體。
除了用垃圾話進行心理戰術外,甘國陽也在通過一場又一場的比賽,摸索屬於自己的比賽風格。
很多球員,直到20歲以後,甚至25歲,纔開始思考自己的打球風格。
絕大部分年輕球員,都是照自己的想象、喜好、天分或者教練的指導去打球。
比如某個球員喜歡魔術師約翰遜,喜歡他華麗的傳球和花哨的運球,在場上就試着這麼去做。
實際上最適合他的位置可能是中鋒,風格是防守型藍領。
又比如某個球員按照教練的安排,去打得分後衛,把得分放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