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人貧瘠的想象力,覺得這就是人間財富的極致了。絹帛一千萬匹與白銀十億兩是一個數量級的財富。然而,白銀十億兩,大宋確實沒有。但絹帛,大宋內庫卻有不止一千四百萬匹。
二十一天前,開封府開始組織將絹帛搬給金軍,原本負責保家衛國的軍隊和民兵當起了搬運工,負責打仗的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司)專門派人監督搬運。本應該堂堂正正護衛桑梓的國家重器,卻毫無羞恥的將舉國財富送進了金軍營地。
可即便如此,趙氏內庫還有四百萬匹絹帛。金軍撤離前的二月十八日,檢索了內庫賬目,發現絹帛還有剩餘,命令開封府將剩餘的四百萬匹絹與遺漏的宮嬪、公主全部送進金軍營地。
如今內庫還剩四百萬匹絹!念及此,趙桓恨得咬牙切齒。
宋朝不是沒有財富,只是因爲皇帝與文官的卑躬屈膝,將財富都白白浪費,送給了敵人。將這四百萬匹絹分給軍隊,每名最低級的士兵也能分四百匹絹。有這種激勵,就算是金軍在城牆下死絕了,都不一定能攻破城牆。
而最後的行政權,則是掌控在了開封府手中。趙宋作爲文官政府巔峯時期的政權之一,開封府的行政運轉能力簡直顛覆後世人的認知。
金軍圍困東京近半年,開封府的運轉依舊沒有崩潰。
圍城末期,開封府擔心繳納的金銀不夠,金人無端挑釁,便在東京城四周設立市場,用糧食兌換金銀。由於京城久被圍困,糧食匱乏,百姓手中的金銀也無所用,便紛紛拿出來換米。
這樣,開封府又得金銀幾萬兩,交給了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