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還是樞密使張叔夜在一旁答道:“稟官家,據臣所知,政和五年時,皇城司皇城司共轄親從官五指揮,番號分別爲上一指揮、上二指揮、上三指揮、上四指揮、上五指揮,共計約三千人;親事官六指揮,番號分別爲下一指揮、下二指揮、下三指揮、下四指揮、下五指揮,及外三指揮、黃院子、皁院子,共計約五千人。”
政和五年,也就是宋徽宗的年號。這一年,北方女真開始建立大金國,南方宋朝秦檜也正式科舉及第。
趙桓看了一眼張叔夜,雖然不明白爲什麼親事官番號總共六個指揮,卻蹦出來十個指揮的編制,以及五千人。但也懶得去計較了。就張叔夜所談的這些,若皇城司能夠齊編滿員,大宋就不至於淪落到如今這種地步。
八千名身高一米九的威猛大漢,裝備宋朝最精良的甲冑,一個個彷彿浮屠猛士,怒目金剛。全軍威武雄壯,僅列陣而戰,不說打的金軍全軍覆沒,至少也不會宋軍遙遙看見金軍,就全軍崩潰,自相蹈藉。
要知道皇城司是宋軍唯一不在臉上刺字的軍隊,爲了方便伺察京師,皇城司的部隊“髀間雕青”,也就是刺字在大腿上。
但趙桓又堅信,皇城司中的確有這種猛士。因爲趙桓檢索自己的記憶,發現前幾日,城池還未淪陷時,前身宋欽宗駕御朝陽門,有金軍士兵數十人逼城,出不遜語。
於是宋欽宗的衛士三百人,乞求出城迎敵。
所謂衛士就是皇城司的部隊,因爲他們處於大宋官家皇宮防禦系統的最核心部分,是皇帝的貼身侍衛。按典制:“皇城司宿衛之法,殿外則相間設廬,更爲防制;殿內則專用親從,最爲親兵也。”
這三百皇城司軍隊出城合戰之後,其中有執盾二人,神武異常,獨奮身躍入,手殺五六十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