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己恐怕還未走出保康門橋,禁軍就能望風奔潰。
吳革也覺得不妥,向趙桓請命,說道:“臣及部下百餘人皆願爲國家效死,絕不會望風奔潰,願代爲先鋒。”
趙桓立即拒絕,這些人歷史上爲了拯救國家,與金人作戰前連妻、子都先殺光了,可謂不惜一切代價,誓與金人分生死。
這種忠誠苗子,這要下城了,恐怕絕對一去不回。
況且諾大國家,不能只依靠這區區百餘人支撐。所有人,都要報效國恩!禁軍不能一直這樣萎靡渙散下去。
“無需卿去作戰,卿帶上兩百人,到城門前督戰!我大宋軍隊,自今日起,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望風奔潰者,盡皆處死!”
皇帝的態度堅決,郭仲荀也只能硬着頭皮下城。
作爲馬帥,郭仲荀十分清楚,守城不能消極防備,所謂久守必失。出城打金軍一個措手不及,打擊金軍士氣,延緩金軍攻勢是十分正確的抉擇。
可是若出城的人選是自己,那郭仲荀覺得還是死守城池更加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