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軍還未從混亂中恢復過來,又遭受箭雨打擊,死傷愈發慘重。僅陣亡在蔡河前的軍隊就多達上千人。
不要覺得弓箭不能破甲。冷兵器發展了數千年,有無數血淚教訓,這些軍事專家與軍中將校會不明白弓箭破甲的意義?
中原弓箭使用歷史高達兩萬八千年,僅箭矢種類便大抵與漢字數量相當。而破甲箭,是其中最爲重要的一大類。
尤其宋代,披甲率大幅提高,弓弩破甲就成了首要之務。
宋代兵書《翠微先生北征錄》明確強調:“矢不破堅,與無矢同;矢不破甲,反資敵用。”
這個時代的破甲箭“箭簇至六、七寸,形如鑿,入輒不可出。”
宋代一尺31.68厘米,六七寸也就意味着僅是箭頭就長達二十多厘米,比直尺都長。
而且破甲箭一般都是錐型,三棱破甲錐是比較常見的破甲箭。二十多厘米的破甲錐,幾乎堪比後世三棱軍刺,射穿鎧甲當然不在話下。
不僅是東方鎧甲防不住,西方鎧甲同樣防不住。關於弓箭破甲,西方的記錄是“蒙古重箭破甲”,東方記載則是:“重箭中者立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