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桓提出的募兵法很顯然就是照抄後世的義務服兵役制度。
這項制度起源於法國拿破崙時期,完善於普魯士,最終在二戰達到巔峯。
相較於明、清兩朝,坐擁億萬人口,一波精銳覆滅就無兵可用,歐洲戰場上各國的軍隊卻總是能迅速組建,靠的就是這條法令。
更別說一戰、二戰,這些只有幾千萬人口的國家,卻能組建出幾百萬的軍隊。
其中典型就是普魯士後來轉變成的德國,二戰德國人口沒超過一億,但僅陣亡軍人就高達六百萬。其中五十萬陣亡在西線、北非戰場,剩下五百五十萬陣亡在東線。
與之相對,蘇聯陣亡軍民兩千六百八十萬,整整一代人在戰爭中打光了。
這種恐怖的動員能力,是明、清這種坐擁億萬人口的封建古典帝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趙桓只要能將這種徵兵法案照抄成功一成,以大宋億萬人口的底蘊,也能一舉扭轉軍事上傾頹的局面。
但這種義務服兵役制度有個很大的背景,那就是民族國家意識覺醒,平民踊躍從軍,而不是靠政府去拉壯丁。
如果徵兵法案變成了強拉壯丁,那軍隊的戰鬥力可以參考常凱申的物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