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絕不是耶律懷義輕敵大意,對這種宿將而言,十分清楚,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慎重。
在這種短兵相接的巷戰中,三百人已經是軍隊能展開的上限。繼續增兵,除了增加陣型厚度外,不會有任何作用。
兩支精銳步兵相遇,關鍵在於廝殺的勇氣。刀盾槍戟相交,殺聲震天,煙塵四起。哪支部隊扛不住傷亡的恐懼,率先崩潰,哪一方就會大敗。
而在當今,最勇敢堅韌,血條最長的軍隊無疑是金軍。
用宋軍將領的話總結,宋軍與西夏戰事,不過一進卻之間,勝負決矣。這就是血條不足,一戰就能定乾坤。
但到了金人,則勝不追,敗不亂,整軍在後,更進迭卻,堅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戰非累日不決,蓋自昔用兵所未嘗見。
以往宋軍與西夏軍隊半斤八兩,也就是勉強一戰的水平。遼軍比宋軍稍強,弱於金軍。
但很顯然,隨着趙桓君臨萬方,宋軍的軍紀爲之一肅。是否能夠整軍嚴明還不好妄下定論,但“令酷而下必死”卻成爲全軍的共識。
所有人都沒了退路,要麼堅守陣地,要麼死於東京,沒有其他選擇。所以宋軍只能列陣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