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理想有時候還是要向現實低頭的。
岳飛說道:“我大宋以文制武,若以武舉選官, 難免這些武臣再次被文官所卑侮。臣建議武臣選拔,以文考爲主。考《左氏春秋》, 以選拔忠義之士,考《武經七書》以選拔優秀將才。”
這無疑是向現實的妥協。《左氏春秋》也就是《左傳》,是儒家經典。給其作注,是進入文廟的最高標準。
截止到大明,中原數千歷史中,唯一一位同時進文廟、武廟的人才,西晉名將杜預,就是因爲他曾給《左傳》作注,而且後世流行極廣。
不過這份妥協,趙桓倒不是很牴觸。
因爲趙桓雖然對儒家很有意見,但對《左氏春秋》真的非常讚賞。
這本書在中原文學史和史學史上的地位可以說是無書能出其右。
而且他的思想,很難讓任何有大志氣節的中原百姓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