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岳飛的膽氣豪邁實在令人震驚,秦檜不安的說道:“我雖然不參與戰事,但也曾聽聞,金軍在砲座之處,軍隊更多且守衛更加森嚴。首次出城,配合城外軍民擊潰屠城金軍豈不穩妥?突襲砲座,是否太過冒險?”
趙桓倒是更傾向於岳飛的提案。
城內金軍,顯然是麥秸巷那裏守衛投石機的金軍主力懈怠程度更深。
其他參與屠城的軍隊都會擔憂被內城宋軍突襲,陷入被宋軍與東京軍民夾擊的困境。
但只有麥秸巷上的金軍沒有這方面擔憂。他們既人多勢衆,又不會被東京軍民圍困。
在秦檜向金人提出談判條件後,會進一步滋長他們的懈怠之心,以爲宋朝君臣如過去一般對其無可奈何,寄希望於談判請他們撤回四壁。很難想到一向注重談判的宋庭,當此談判關鍵之時,宋軍會主動出城攻擊他們重兵防守的區域。
最後趙桓決定給朝堂立個規矩,既然武臣一向不左右朝政,那文官就應該別胡亂插手軍事指揮。
便向岳飛說道:“出城作戰事宜,卿可自決。朕及諸位大臣都不會干預。戰事勝負,賞罰榮辱,卿都需自己一力承擔。”
聞言岳飛眼中盡是興奮神采,沒有一位將軍會不喜歡這種優渥待遇。大宋以文制武,文官胡亂指揮前線,實在是給大宋帶來了太多的敗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