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臣便講一個軍中最通俗的盛唐故事。有軍中將士問,何謂諸夏?何謂夷狄?當如何區分。”
“講經官曰,不與夷狄主中國。凡中原之外,皆爲夷狄。故前朝李靖奔襲陰山滅東突厥,侯君集滅高昌,李勣滅薛延陀,王玄策滅摩揭陀國,阿史那社爾戮西域,高侃俘車鼻可汗,蘇定方滅三國,薛仁貴三箭定天山,裴行儉俘都支、溫傅雙可汗,張守珪破契丹、契丹衆首領傳首洛陽,王忠嗣滅後突厥,高仙芝破小勃律、滅石國,韋皋敗吐蕃,李載義俘奚王,張仲武收回鶻,高駢破南詔。”
“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宜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
趙桓聽的不禁神往,將士沒有用任何花裏胡哨的語言,只一件件樸素陳述歷史,卻直接形象的描述出了那個華夏高光璀璨的輝煌時刻。
一種作爲諸夏後人濃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無需任何言語再煽動了,所有將士就能明白,誰是諸夏,誰是夷狄。
諸夏文明璀璨、歷史悠長的好處再次顯現,哪怕要進行民族塑造,都比其他地區要更加方便。
有強大的歷史榮譽,有璀璨的文化傳承,有鮮明的華夷之辯,甚至明確的區別對象,對着以上名字一個個辨別,就知道誰是夷狄誰是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