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關於南京可能存在的叛亂,朝廷沒有任何紙面文書留存,只在最高層心照不宣。所以李綱只看過往記錄,並不知曉南京的具體情況。
看到張叔夜凝重的表情,不得不問道:“南京有何不妥?”
張叔夜介紹道:“南京似有叛亂傾向。河北河東宣撫使範訥、北道都總管趙野,當國難之時按兵不動,作壁上觀, 有負國恩。國難之後,囚禁御史,又不肯赴召來京。”
“囚禁御史?”李綱語氣凜冽:“這還談何有叛亂傾向?這便是證據確鑿的叛逆!朝廷當以果決之勢,詔令南京將士討賊報國。”
張叔夜無奈,自己纔是樞相!李綱這個宰相、文臣,怎麼比自己還火爆、剛烈?
“李相公且稍安勿躁, 從朝廷確定南京有叛意至今也只有兩天而已。已經派皇城司去聯絡軍中義士了。圍城解除後,神武右軍也在迅速集結士卒,數天時間調集了一萬兩千大軍, 明日策勳之後便準備出京平叛。”
聽到這裏李綱才稍微淡定一些,兩天時間而已,確實不能苛責朝廷更快了。神武右軍與金人血戰,傷亡慘重,大量建制幾乎被打光,重新整編也要消耗不少時間。
很快李綱也想到了其中關鍵問題,問道:“南京何來的底氣與朝廷爲敵?大宋朝廷乃人心所向,天命所歸。範致虛有西軍精銳,有步騎二十萬尚且不敢叛亂。南京謀逆,必然是死路一條。南京的大臣不至於連這一點都看不清。”
趙桓面色凝重,說道:“朕此前亦百思不得其解,但這次士大夫的逃離,讓朕有了些眉目。”
張叔夜贊同道:“大量官員、士大夫逃往京東西路,必然有其緣由。南京一定有什麼吸引着這些腐敗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