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針對疏通古汴渠的方案,趙桓說道:“疏通溝渠,可以作爲一項國策交給工部,無需侷限於古汴渠一線。以工代賑,安置軍兵、難民。”
這項國策有非常大的好處,至少比廂軍那一套強太多了。
首先,就是強化了基礎建設, 能夠大興基建。
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大宋土地私有制的情況下,民間農業高度發達,而且大量糧食都存於富戶手中。
他們是有足夠多的糧食可以供應全國,售往四方的。
只是受制於落後的交通運輸條件,大量糧食堆積在富戶倉庫中, 以至於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大量的渠道被開闢,發達的水運會極大方便漕運運輸,將糧食售往四面八方。
至於土地大量堆積在富戶手中,趙桓其實不是很在意。他要的是一個高度發的的經濟社會,而不是一個人人平均的貧窮時代。
日後針對性的更改稅賦法案,就能極大緩解貧民壓力。
其次是,水利的發達能極大緩解黃河水災,以更多的支流爲黃河泄洪。等待國家強盛之後,以更強力的手段政治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