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朝宰相對楊時的介紹真可謂是一波三折。
趙桓驚疑的問道:“這位楊時不會是元佑黨人吧?”
李綱斬釘截鐵的回道:“官家,楊時絕非元佑黨人,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大臣。當金軍入寇,他曾上書建議守備,且極力反對割地,言河朔爲朝廷重地,而三鎮又河朔之要藩也。自周世宗迄太祖、太宗, 百戰而後得之,一旦棄之北庭,使敵騎疾驅,貫吾腹心,不數日可至京城。”
“臣落相之時,太學生陳東與東京軍民數十萬拜伏於宮闕下請願。朝廷欲以禁軍防之,正是楊時穩定了局勢。其因此而被拜爲國子監祭酒。”
國子監祭酒!趙桓眼睛一亮, 這就是這個時代太學生的校長啊。
太學生在東京之戰中的表現,氣壯山河。當之無愧是大宋的脊樑。原來他們都是這位老先生的弟子!
這終於讓趙桓清楚了,爲什麼這樣一位國家棟梁,承天下之衆的宰相之才,在歷史上聲明不顯。
他一個主戰派大臣,又極力反對割地。那能不被趙構厭煩?
趙構沒有像殺了陳東一樣殺了他,就算是格外開恩了。
趙桓看向梅執禮,楊時與孫傅是天然盟友,又曾經挽救過李綱的仕途,在李綱落相時,極力勸諫朝廷,請朝廷復李綱爲相。這兩位宰相推薦楊時,趙桓可以理解。那梅執禮呢?他怎麼篤定,楊時也會成爲他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