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涉及到貨幣改革,趙桓覺得自己必須強勢干預了。
楊時雖然有才幹、有經驗、有閱歷,但時代的侷限性,使他的見識還是遠遠不能與趙桓相比。
讓他主持貨幣改革,他一定還會重鑄銅錢。既浪費財力,又落伍於時代。
即便在西方,倫敦也在幾百年後就開始使用紙幣了。
而東方高度發達的經濟,已經給紙幣的流通奠定了充足的基礎。
大宋四川的交子在當地非常流行。百年後的元朝,國家直接明文規定,紙幣就是官方貨幣。
從此以後元、明、清三朝都在大力推廣紙幣,明朝的寶鈔、清代的銀票,都盛極一時。
尤其寶鈔的存在,奠定了大明洪武之治的基礎。
歷代紙幣最後的崩潰,都不是因爲紙幣本身的劣勢。恰恰相反,是因爲紙幣造價低廉的優勢,中央朝廷無節制的濫發,使其失去價值。
反而西方維京後代丹麥發行的克朗就非常成功,經住了近千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