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戰時,必須給戰馬喂穀物糧食,才能保證戰馬的體力與機動性。可偏偏戰馬的食量遠大於人類,金軍一人雙馬甚至一人三馬,其後勤補給壓力六倍於步兵是最保守估計。
在數百里範圍內的戰場上,金軍無疑是佔據了機動優勢。但當戰場擴大到上千裏範圍,涵蓋整個河北時,金軍重騎兵的行進速度完全取決於跟隨行軍的輜重馬車速度有多快。
這也就意味着宋軍如果敢於分兵,在戰略上是優於金軍鐵騎的。金軍鐵騎必須主力抱團,從而穩定後勤,對千里外的宋軍步兵並沒有太大威懾。
歷史上金兀朮也是這種部署,金軍十幾萬主力往往集結在一個戰場上。在淮南就無法兼顧陝西,在陝西就無法抵禦中原。
所以南宋北伐,往往是全線出動,從陝西、荊襄、中原、淮南一線全面進軍,總能在某些戰場打出優勢。
說完金軍劣勢,張叔夜繼續說道:“但這一切有個重要前提,那就是金人未在軍事重鎮囤積糧草。若其在某些城市囤積了大量糧草,騎兵則可以依託這些城市快速機動。幾日間就可強行軍上千裏。”
趙桓堅定的擺了擺手,安慰道:“不可能。這只是理論狀態,金軍不可能有這種組織能力,尤其還是在剛剛奪下,來不及治理的河北。”
法軍巔峯時期,拿破崙軍團都沒有這種組織動員能力,金軍不可能強於近代的法軍。
如果隨隨便便就能強行將上千裏,那法軍、德軍就再無東西兩線作戰的壓力了。反正他們東西線也就河北那麼寬,隨便就能組織騎兵兩線作戰,何至於腹背受敵,疲於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