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南,本應該是中原最容易發展出強大工業文明的地方。
但江南有多孱弱,就無需趙桓多言了。
歷史上發生的那一幕幕,簡直令人心情鬱結。面對胡虜鐵騎入侵,江南總是被摧枯拉朽的擺平。
除了朱元璋雄起一回,江南一直給人以武德並不昌盛的印象。
可即便朱元璋這位開闢大明的開掛式人物,他也不是從江南起兵的, 他是以義軍驍將的身份發跡於江淮地區,然後南下統一了江南。
朱元璋以及他麾下的開國功臣們大都出身於安徽毫州,跟魏武帝曹操是老鄉中的老鄉。
這跟後來近代的北伐,北伐軍氣吞萬里如虎完全是天壤之別。
楊時說道:“這糧食消耗的另一方面,則在於江南的士大夫。北方邊境,宋金兩國殺的血肉山河, 日月無光。南方士大夫卻歌舞昇平, 紙醉金迷。”
“官家剛纔算大宋一億百姓,每人每月消耗一石糧食, 着實是低估了江南士大夫的腐敗。由於田地七成以上歸士大夫所有,所以士大夫們糧倉裏堆滿了糧食,年年堆積,以至腐爛發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並非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