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不巧,趙桓不論穿越的前世今生,這倆人名聲都黑的不能再黑。
但拋開政治鬥爭的立場去看,這兩人其實學問、見識、才幹都堪稱一個時代的英傑。
站在趙桓的立場,他自然是不喜歡這個保守的老頭。他喜歡岳飛、韓世忠這種盡忠報國,開疆拓土的名將,也喜歡李綱、梅執禮這種對外強硬,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大臣。
司馬光在這兩方面的確是做的不盡如人意,但對國家治理、撫卹百姓、致知求學方面,他還是很令人欽佩的。
趙桓笑着起身,說道:“朕會下令宰相重新審視司馬公的功過是非,大宋的黨爭自今日起便應該被終結了。傾力合作,戮力同心,才能共建我朝不世之基業。既然南京皇家女子學院一切順利,朕就不再耽誤卿等。卿二人可以去太學參觀一番,爭取讓南京皇家女子學院更上層樓,年末之前爲官學提供一批女教授。”
梁紅玉和李清照同時起身,恭敬行禮告退。
趙桓則轉而開始處理起國家政務,隨着督察院對官員肅清進入尾聲,大宋朝野都對這個新的御史機構充滿了畏懼之心。
左都御史的赫赫威名此時已經完全不弱於宰相。
畢竟宰相只決定官員升遷,這個督察院可是決定了無數官員、士大夫的生死。
藉着這一次肅清,趙桓着重提升了一番督察院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