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進奏院?”孫傅老年人有些跟不上官家的思路,那不是大宋朝廷向地方各州傳遞政令的曹司嗎?
趙桓說道:“在以往,我朝改制之前,推行州、縣兩級制,所以各州都直接聽令於朝廷,管理混亂,口舌斑駁。但朕取消各地轉運使,以宣撫司正式督管大宋二十四路後。朝廷正式推行路、州、縣三級制。”
“各地斑駁混亂的進奏院也就可以隨之精簡,分爲二十四路進奏院。如此以往各州各自混亂的邸報就能劃歸給這二十四路,相同的邸報能滿足一路內各州所需,並且發行量將會大增。”
孫傅有些理解了,問道:“官家是想由朝廷掌控各州邸報的內容?”
“這倒不是。朝廷官員寫的內容,大概率空洞腐朽,各州官員並不愛看。各州的邸報可以依舊由當地進奏院官吏自行蒐集。”
這一點,大概是類似於後世的記者,他們自己蒐集新聞要聞,哪怕蒐集京城內的緋聞豔詞都沒關係。
趙桓說道:“隨着邸報合併,內容增多,發行量變大,進奏院可以考慮以雕版印刷術批量發行邸報,不僅面向官員,也可以面相百姓。”
“朕最近看過進奏院案宗,仁宗慶曆四年,進奏院發生進奏院獄案。進奏院官員蘇舜欽等人把進奏院日積月累的廢紙出售,建立了一個小金庫,用鬻故紙公錢召妓飲酒。”
“他們這商業頭腦,拿來貪污腐敗也着實可惜了。既然進奏院官員逐利,乾脆便學軍器三監,脫離官員序列,國家官營經商,就專門負責興辦邸報。”
顯然趙桓這是打算由國家創立第一份報紙,前期朝廷給他們扶持,告知他們獨家內幕消息,有關朝廷政令,有關人員調動,他們都能知道第一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