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芝廷的說法讓朱敬倫也不由得點點頭。
這是一個事實,這些年每次經濟危機,都是農村容納了最大量的失業羣體,沒有完全破壞的鄉村傳統社會,給了第一代進入城市的工人一條後路,這種現象在後世也經常發生,農村被稱作城市的勞動力蓄水池,也是城市危機的最大緩衝地。
工人在城裏失業,活不下去了,回農村就能生活,原因無非那麼幾條:一種是可以依靠宗族和親戚救濟;一種是自家在農村還有土地,或者一兩畝,種地雖然富不了,但在經濟危機時期也餓不死;一種是在城市工作多少有些積蓄,在城裏生活成本太高,回農村可以享受到低生活成本,更能挺過經濟危機時期。
社會關係表現上,一些人是個人進城,也就是農民工形勢,兄弟姐妹甚至老婆孩子都在鄉下務農;一些人是自耕農家庭,但卻沒有變賣土地,將土地免費借給或者租給別人耕種,城裏過不下去了,一家老小回農村還有後路;還有一些人,在農村的時候,種的是宗族裏的公地,城裏活不下去了,回農村,宗族還會給他們分地。
這樣的情況十分普遍,因爲自耕農本就很普遍,宗族現象也很普遍。
真正那些在農村沒有地的純粹佃農,進入城裏成爲產業工人,這纔是純粹的無產階級。可即便是這樣的無產人羣,真的在農村連一個親戚都沒有的,其實也很少。
所以這些年農村才成了經濟危機期間,城市最大的穩定器。
“所以,沒幾個工人真正找不到飯喫。一百個人裏,在城裏沒有活幹,在鄉下沒有親戚,沒有宗族的,也沒幾個。官府要管的,就這麼幾個人。”
陳芝廷說着,朱敬倫越來越覺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