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狗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孫把頭點燃一支菸,開始分析青銅器的行情。
先說普通的,商周時期士兵打仗用的兵器、青銅戈、青銅鉞,這種青銅器上至商周,下到先秦,大型的古墓兵馬坑裏都會有,存世量大,價格基本上都在十萬以內。
比兵器貴一點的是錢幣,錢幣的價值主要看存世量,比如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燕國錢幣燕明刀,存世量大,一枚的價格就幾百塊,一百多年前的清末祺祥重寶,一枚的價格在四百萬,就是因爲存世量少。
......
很少有人聽過祺祥的年號,1861年,咸豐帝崩於熱河行宮(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咸豐帶媳婦去熱河避難),臨終前遺詔唯一的皇子載淳即位,軍機大臣擬定次年改年號爲“祺祥”,萬萬沒想到咸豐帝死了沒多久,慈溪就聯合奕?發動了辛酉政變,祺祥的年號被廢除,因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共同治國,改元“同治”,所以祺祥重寶基本上沒在市面上流通。
......
然後就是一些生活類的青銅器,比如觶、甗、簋、觥、瓿、鐃、斝等(哈哈哈,一個字都不認識吧。),單件價格在五十到一百萬左右。
最值錢的是鼎,方鼎價格五六百萬,圓鼎價格二三百萬。
當然,這些只是基本價,只要帶了銘文,青銅器的價格至少翻五倍,要是青銅器的主人在史書上留下過一筆,那價格就更不可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