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狗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縷玉衣在我們眼裏,就是剛出生的嬰兒,很喜歡,但不敢碰。
王把頭把我們叫到了一起,又讓黃老闆安排幾個保鏢下來,有人扶着腦袋,有人託着肩膀,有人託着腰,有人抬屁股,四肢的待遇更高,每處都有兩個人扶着。
這麼說吧,一羣人站在石棺旁邊,肩膀挨着肩膀,王把頭安排這麼多人,目的就是讓玉衣同步升起,不讓任何一條金線緊繃。
花木蘭雙腿分開站在石棺上,隨着金縷玉衣緩慢抬起,花木蘭快速將帆布穿過玉衣身下。
因爲玉衣裏面還有屍骨,我們不敢直接將玉衣從水中抬起,真怕骨頭壓斷玉衣,畢竟是兩千年前的東西了,誰也不清楚究竟老化到了什麼程度。
而且,破損的玉衣賣價也會大打折扣,或者說,破損了,沒有人能修補,金縷玉衣裏面的橫縱經緯線怎麼佈置早就失傳了。
例如,漢景帝劉啓之子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1100克,這件玉衣,是由數百位工匠花費十餘年才做出來的,光玉片連接處的金線打結方式就有九種,不同的部位,金線的打結方式也不同。
今天咱們在博物館看到的玉衣,都是復原品,或者說現代人直接用線穿起來的,根本無法恢復當初的原貌。
花木蘭也很緊張,寒冷的冬日,大棚內有空調,溫度很高,可古墓中的氣溫也就七八度,花木蘭下巴都開始滴答汗珠了。
費了好大的力氣,我們才把帆布鋪在玉衣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