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福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地區醫院,不管是三甲或者不是三甲,幾乎乾的都是基礎的工作。說研究個什麼,那都是浮雲,一天忙着上門診,寫病歷,做手術,哪有時間去搞研究。再說基層醫院條件限制,醫院對個人研究只是精神上的支持,其餘的想都不要想。
老胡對阿米巴腸病有一點見解,發表了好些個論文,可因爲條件限制,病號量上不去,也只能自己瞎琢磨,倒是他的論文經常被別人引用。對此他也驕傲不已。
這也是華國醫療界的悲哀,只要進不去省級以上的醫院,從此就是熟練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幹着相同的事情,沒有創新,也創新不了。
研究個什麼,出個成果還好說,要是失敗了,無邊無際的嘲諷就會洶湧而來,不把你淹沒了是不會罷休的,等你也習慣於熟練工後,就安然了,沒人說你,沒人嘲笑你。所以平民醫生能幹出頭的都是精英,頂得住壓力,能蔑視嘲諷。
天氣慢慢的變熱,茶素市的春天很短,經常在雨雪交加中渡過,有時候忽然一天,你會發現桃花開了。張凡早晨上班,只要前一天晚上沒加班,都會早起一個多小時去跑步。
雖然有系統加持,可自身鍛鍊也很重要,一個醫生,自身都不健康,怎麼去給別人看病治療。沿着醫院跑兩圈,出出汗,洗個澡,一天都很精神。
在茶素市少數民族佔多數,早餐想喫個豆漿、油條什麼的,得去很遠的開發區纔行。那邊漢人多,而醫院周邊的早飯不是羊肉包子就是牛肉合子、奶茶酥油,稍稍的脂肪含量有點高。
張凡買了一個小電飯鍋,跑步前煮上一點稀飯,回去也就好了,喫點花捲,就着鹹菜很舒服。大早上的喫肉,真的很難克化。張凡上班一般提前去半個小時,看看書什麼的。
早上剛進醫院大門,就發現一箇中年女性,捂着左胸砰的一下摔倒了。她還拉着個小孩子,大概有個五六歲大,小孩大聲的哭:“媽媽!媽媽!”雖然離上班還有半個小時,可她運氣好摔倒在醫院裏。
張凡三部帶着兩步就跑到了她身邊,同時有兩個護士也發現了情況,急急忙忙的趕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