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蘇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着管絃樂總奏主題,景象全明白了。負責大提琴梁山伯的蘇瑜出現了,兩人情意綿綿,大小提琴和鳴奏著主題,漸漸的小提琴主導旋律並引進管絃樂再強調一次。等樂音漸歇,木管接續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獨奏深情舒緩帶點內省的音色,表示祝英臺對將來疑慮不安,但還是堅定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吧!情緒輕快,笛聲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風光明媚三月天兩人春遊。小提琴展現技巧,風華絕代。
相聚雖好總有分別,歡快的情緒之後就是離情依依十八相送。將主題變奏緩緩奏出,有如邁不開的步履,卻終究不得不離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緊密結合難分難捨。在這段末尾由絃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預言悲劇結局,這構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愛」。
第二段發展部裏面有三小段:強、弱、強,也就是快、慢、快。開始如大浪湧來的管絃樂聲代表祝父的反對,連續幾個小節下行樂句,好像在說: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則猛烈與之抗衡,兩者衝突漸漸上升,最後全體合奏梁祝主題表示戀情曝光,一波波湧來浪潮終將這主題給淹沒。
樓臺會小提琴委婉的訴說情意,大提琴撥奏聆聽。輪到大提琴傾訴愛意,小提琴一旁隨和。突然,音樂急轉而下,運用越劇中囂板的「緊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過度悲傷絕望而病逝。
祝英臺在被迎娶過門途中,停在梁山伯墳前哭靈,小提琴以淒厲聲調哭出:梁兄呀!碎奏、斷奏哀痛欲絕旋律,有哭聲,有跪行,其中還有些回憶片段。漸漸的淚眼開了,哭聲歇了,心意已決,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樂曲的最終部份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絃樂襯托下,愛情主體再現,梁山伯與祝英臺從墳墓中化爲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有詩云:彩虹萬里百花開,花間彩蝶成雙對。千年萬代分不開,梁山伯與祝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