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肅凝視着元軒那張年輕英俊的臉,沉默半晌,道:“鴻凌爲何對北魏這麼有興趣?”
“沒有,”元軒拿起一本史書,“我只是覺得北魏皇室消失的很不尋常。”
“不錯,當年高家操控生殺予奪大權,孝武帝元修與高歡決裂,於是逃離洛陽,投奔了宇文泰,”高肅合上手中的書,“高歡任命清河王元爲大司馬,全權處理國家政務。元修還沒即位,而且剛愎自用,唯我獨尊,不把高歡放在眼裏。鑑於此,高歡把元趕下臺,另立元的世子元善見爲帝。東魏初期,時局動盪,烽煙四起,東面兗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侵略,南面蕭梁的進攻,這種複雜的局勢,孝靜帝無力應付。只因父親的廢立遭遇,也讓他學會了隱忍,一切唯高歡之命是從,不久,東魏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鄴城。”
高肅頓了頓。
“當時,帝都出現了一首童謠,說的是“可憐青雀子,飛來鄴城裏。羽翮垂欲成,化作鸚鵡子”,青雀暗指孝靜帝,鸚鵡暗指高歡。這首童謠,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權的一敗塗地和少年天子的艱險處境,孝靜帝從即位的那一天起,就註定無法擺脫傀儡皇帝的屈辱命運,”元軒道,“他十一歲即位,二十七歲禪位,二十八歲被殺,他在悲憤中走完了屈辱的一生。”
“權力只能偏向於一方,要麼大臣遭殃,要麼權臣跋扈,從新中國成立,到禪讓,到滅亡,東魏的政權被高歡父子控制,魏孝靜帝只有任人宰割的份,”高肅道,“孝靜帝元善見活的屈辱,卻又無可奈何。”
“元善見儀表瑰麗,沉雅明靜,一向從容有大志,世人嘆有北魏孝文帝之風。元善見素有文武之才,善於騎射,射無不中。又喜好文學,每逢嘉辰宴會,多命羣臣賦詩,在朝中頗得好評,”元軒抬眸,“元善見到底是怎麼死的?”
“他是孝文帝元宏的曾孫,清河文獻王元懌之孫,清河文宣王元之子,南北朝時期東魏皇帝,”高肅翻開史書唸到,“文宣帝見篡魏之時機已到,於次年強迫元善見禪位於己,改國號爲北齊······”
“文宣帝強迫他禪位,”元軒沉吟道,“罔顧人倫。”
“權勢紛爭,何來心慈。文宣帝確實有能力,他剷除了諸多的強敵,打下關東,這也是北齊立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