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人看到高肅和元軒,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停住笑,道:“想知道嗎?跟我來······”
二人轉頭看了對方一眼,不等開口說話,那人已閃身飛上屋頂,兩人立刻追了上去,不多時,到了一處密林,足底剛着地,他們四面的地上就出現了一道光圈,頓時一道極耀眼極強的光照的兩人睜不開眼。
這時,一個聲音響起:“北魏末年,朝政黑暗,民族矛盾嚴重激化,各地紛紛起義。北中國逐漸分裂爲以宇文泰爲首的西魏和以高歡爲首的東魏。宇文家族最終在西魏的基礎上建立北周,而高歡家族在東魏基礎上建立北齊,北周最終以弱勝強,吞併掉北齊,再次統一北方。”
元軒眸中閃爍:“你能知道以後的事?”
何聲沒有回答,繼續說道:“宇文泰統一北方依靠着他親手提拔起來的關隴軍事貴族“八柱國十二將軍”。在這個軍事貴族中有一個人,就是後來的“天可汗”楊堅,後來經過篡周自立,建立隋朝,並消滅南方政權陳朝,在位期間解除了北方突厥的威脅,成功將突厥分裂爲多部,天下復歸一統,幾百年的大分裂時期終於結束了,南朝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態勢,故稱爲南北朝。”
高肅道:“你到底是誰?”
何聲置若罔聞,接着道:“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摻入。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複雜化。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爲士族、齊民編戶、依附戶及奴婢,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此時也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封建化(漢化)的步伐。”
元軒與高肅用手臂擋住強光,耳邊不斷傳來那人滔滔不絕的話語:“南朝作爲漢族政權和東晉的延續,其各朝皇族主要是士族或次級士族,因爲在東晉末期之後,軍職大多由士族或次級士族等擔任。由於執政者的努力,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國力富盛。皇帝受獲聲譽深重的主流士族擁護,然而士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並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門擔任軍職或次要官職以平衡政治勢力。由於皇室內部也因爲爭奪皇位的鬥爭,時常發生宗室血腥事件。”
“由於戰略運用錯誤與北朝的興起,使得南弱北強,疆域漸漸南移。到南朝梁時爲梁武帝改善,和北魏六鎮之亂,使南朝國力逐漸追上北朝。但在他晚年時,過度崇信佛教,國家承平日久,民衆不習戰事,侯景發動侯景之亂後,梁武帝死在臺城,部分蕭氏皇族爲爭奪皇位而各自爲戰,使南朝實力大減並四分五裂,最後到南朝陳的陳文帝完全統一南朝,但南朝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
“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爲胡漢融合的朝代。北魏皇室多爲鮮卑族。而鮮卑皇室也逐漸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由於北部的柔然牽制北魏,使得北魏難以用全力攻入南朝,直到較親北魏的突厥取代柔然後才較安定。北魏後期政治逐漸敗壞,六鎮民變後國力大衰。北朝分裂成東魏及西魏,並分別由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的核心主要爲六鎮流民及關東世族,其軍力比較強盛。由於其源頭六鎮流民偏向鮮卑化以及統治者爲鮮卑化漢人的原因,使得北齊主要提倡鮮卑文化。北周在立國時鮮卑軍不如北齊多,政治地位也不如北齊及南朝梁,所以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人儘量消除胡漢隔閡。”